笨拙地在虚拟屏幕上画起了最原始的流程图,用21世纪的逻辑思维,拆解着复杂的问题。
“你看,这里如果加入一个‘动态评估模块’,像我们以前算应用题一样,先假设几种可能,
再排除错误选项……”白墨一开始只是礼貌性地听着,渐渐却瞪大了眼睛。
妈妈画的图简单得可笑,逻辑却清晰得可怕!那些困扰他的节点,
在这个“古老”的思维方式下,竟然迎刃而解!他猛地扑回终端前,
按照白年年的思路修改代码,几分钟后,屏幕上的错误提示全部消失,程序高效运行起来!
“妈妈!你太厉害了!”白墨兴奋地喊道。
这件事很快在学校的天才少年论坛上引起了一点小涟漪,
有人好奇是哪个“大神”用如此“返璞归真”的方法解决了难题,
但没人把它和那个“据说不太行”的白年年联系起来。
更大的“意外”发生在老二白灵溪身上。灵溪热爱植物,
尤其痴迷于古地球早已灭绝的“向日葵”。
她在生物课上尝试用实验室的基因培育舱克隆向日葵细胞,却屡屡失败,
培育舱甚至因为能量波动发出了警报。白年年看着女儿沮丧的小脸,
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在乡下外婆家见过的向日葵,圆圆的花盘,追着太阳转。“灵溪,
”她回忆着,“向日葵喜欢阳光,特别充足的阳光。还有,土壤……好像需要有点肥力,
不能太‘干净’。”星际时代的培育舱追求无菌、精准调控,土壤早已被高效的营养液取代。
灵溪将信将疑,但看着妈妈眼中肯定的光芒,她偷偷在培育舱的模拟土壤层里,
加入了一点点从旧植物园遗址采集来的、未经严格消毒的“原始土壤”粉末,
并尝试加大了模拟阳光的强度和时长。几天后,当灵溪忐忑地打开培育舱时,
里面竟然真的冒出了一抹嫩绿的新芽!那芽儿怯生生地,
却顽强地朝着“阳光”的方向伸展——那是星际时代从未有人成功培育出的,
古地球向日葵的幼苗!生物老师拿着这株幼苗,手都在颤抖:“这……这是怎么做到的?
灵溪...
评论精选